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群英录 > 第102章 大宋论争,辩天下未定;帝胄云集,议文明走向(2/4)
底厚实,行走间稳如泰山。

    “伯父?

    赵恒率先认出了,这位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并排而坐的帝王,竟然是自己的伯父,宋太祖赵匡胤!

    “元郎?”(赵匡胤字元朗)

    柴荣惊讶的叫道。既开心又感动!

    没错此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恭敬地站了起来,深深的对着柴荣施礼道:“陛下,别来无恙啊!”

    “想不到,你已经有这样高的历史地位了。”

    “我取得的功业又何尝不是在您的积累下完成的呢?”

    “元朗你太过谦虚了。”

    赵匡胤上前一步,对诸位君王施礼道:“请容我解释一下,目前大宋面对的情况。”

    “请讲!”

    黄帝温和的说。

    “自安史之乱,大唐衰落,天下大乱。两百多年来,各地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不听中央号令。相互攻伐,吞并,混战不断!唐末的老百姓,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君臣猜忌,互相攻伐,盗贼匪患不断,叛军兵祸不止,黎民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其根源就在于,皇权陨落,秩序的崩塌。”

    赵匡胤认真的说道。

    (这里多说一句,在现代人看来,鼓吹封建王朝的皇权,加强黄帝的地位,是落后愚昧的思想!但在封建时代,工业时代还没有到来,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候。加强皇权,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确实是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它在稳定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文化是有贡献的。要知道此时,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还是奴隶社会或者半奴隶制社会,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是文明必然要走的路,这也是五千年来我们的文明不间断,我们能长期取得领先地位的原因,因为我们的政治制度是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地的!特定的制度,需要我们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去客观的去看待,这里我只是说它曾经是先进的,不要以现代人的民主思想去考虑这件事情,不然您可能会被误导,您也无法准确的理解我这部小说想要表达的内容。)

    “所以,你想要表达什么?”

    唐太宗不耐烦的问赵匡胤。

    赵匡胤笑着说:“我想说,大宋接手的是一个皇权衰微两百多年,五代十国之乱持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