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进学塾,一是因为考科举,需要结保,且不找个地方读书,他总不能装文盲吧?不然怎么解释他识字?
再说,读了书以后,有点什么新奇想法,都可以推到书本上。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封建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没个功名在身,日子不好过。
所以读书考科举,是这个身份的最优选择。
放课后,林明远立即来找顾长清,道:“顾兄!不瞒顾兄,我家急需人参,若是顾兄愿意割爱,定不让顾兄吃亏。”
顾长清道:“该是我感谢林兄才我。”
“我正愁找不到出手的门路,又怕被人坑了,林兄若能买下,可省了我不少事。”
林明远大喜,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顾兄,我现在就让人回去拿银子,下午放课后,我和顾兄回去拿人参。”
可见急需人参是真急,不然不会生怕他跑了似的。
林明远招过书僮吩咐几句,书僮看了顾长清一眼,连忙跑了。
下午一放课,顾长清就被林明远拉着上了马车,前往住处拿人参。
马车在门前停下,林明远并不进门:“冒昧而来,太过失礼,我就不进去了,下回再来拜访。”
顾长清也没假客套,进门拿了一个布包过来,递给林明远。
林明远接过,也没查看,直接就把手里的银票递给顾长清,道:“多谢顾兄解我燃眉之急,这是一千五百两银票,顾兄请收好。”
顾长清:“多了,百年人参一千二。”
说着把三百两银票还给林明远。
林明远也没拒绝,收了银票,道谢,告辞,说下回来拜访,就坐着马车离开了。
马车里,书僮不解问道:“少爷,你明知这百年人参的价钱是一千二,为什么要给一千五的银票啊?”
“那万一对方贪心,多收了这个银票,不还给我们,我们岂不是白白损失三百两银子?”
林明远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多给这三百两银子,未尝没有试探的心思。
也不是说对方多收了这三百两银子就是什么恶人,这倒不是,毕竟多出的这三百两是他自己主动给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