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95章 逼皇上下旨(1/4)
    “臣遵旨!”

    事态演变至此,包拯也不得不作出妥协。

    对包拯来说,这已经是最完美的结局。

    毕竟这不是二十一世纪,一切都是按法律程序办事,任何人都不可以徇私枉法。

    在法律面前,没有人情可言,权力更左右不了法律。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里是大宋朝,皇权至上的人治时代。

    皇亲国戚自是拥有普通百姓享受不到的特权,包括生命。

    皇上的圣旨便是至高无上的法律。

    倘若连皇上的圣旨都敢违抗,那么等待的唯有死路一条。

    只有坚持生存,一个人方能追求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封建帝王专制的古代,无论身份如何,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要条件便是获得执政者的信任与支持。

    这一点,包拯心中十分明白。

    至于赵桢的个性,包拯更是了如指掌。

    他渴望有所作为,内心深处期盼能有更多正直的臣子辅佐。

    因此,尽管包拯似乎总是给他带来不快,但潜意识里,这正是赵桢所期望看到的。

    赵桢对那些阿谀奉承之徒表面上或许会感到高兴,但内心深处却始终保持着警惕。

    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屡见不鲜。

    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和珅,乾隆驾崩后,他立即被嘉庆处死。

    因此,成为奸臣并非易事。

    回到开封府,包拯随即下令释放曹国舅,并邀请他至花厅详谈。

    “国舅爷,包拯斩杀二国舅实属无奈之举,相信国舅爷能够理解。”

    “包大人无须多言,二国舅作恶多端,自食其果!我在狱中也想通了,包大人一心为公,是我曹氏理亏在先,怪不得大人。”

    “谢国舅体谅,国舅胸怀,令人敬佩!”包拯由衷拱了拱手。

    “包大人言重了,若我大宋能多几位如包大人这般忠良之臣,何愁天下不宁?”

    包拯摇了摇头,面露苦涩:“可惜皇后娘娘未必能理解。包拯不顾皇后的颜面,毅然决然将二国舅明正典刑,皇后娘娘必定心怀怨恨,今后恐怕……”

    “包大人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