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寨的挫败,对李元昊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再也不敢轻视大宋,认为其只是纸老虎。
相反,大宋的实力远超想象,显得异常强大,和预料之中的大相径庭。
面对这样的局面,相国马元也显得无言以对,面对质疑,他只能沉默。
他深感愧疚,因为他一直都在李元昊的身边出谋划策。
此次大夏发动的奇袭,也是他提出的策略。
因此,金明寨的失败,他觉得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王,臣实在没有预料到包拯如此老谋深算,能够识破臣的计谋,看来这个包拯,将会成为我们的一大劲敌啊!”
马元此时也感到无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过于轻敌,小看了包拯的能力。
包拯不仅是一位治世之能臣,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其统兵能力,丝毫不逊色于他的治国之才。
李元昊并没有过分追究马元的责任,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追究责任也于事无补。
他更关心的是,大夏究竟为何会失败。
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才能从中吸取教训。
想到这里,李元昊愤愤地说:“看来,想要对付宋军,就只有先除掉包拯。”
党项以往在对大宋的侵略中,几乎都占据了优势,每次战斗都能攻城掠地,获得巨大利益。
而大宋对党项部落却毫无办法,只能采取被动防御。
这也让屡屡尝到甜头的李元昊误以为,大宋无人了。
大宋文人执政,根本奈何不了大夏什么。
直到今日,吃了大亏的李元昊才算是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
大宋的文人,并不全都是无能之辈。
而大宋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个,谁都可以踩一脚的懦弱,只是宋人爱好和平,不愿大战罢了。
大宋的士兵,并非预料中的弱不禁风,相反,他们表现出来的战力,让人胆寒。
也不乏能征惯战者。
尤其是包拯,简直就是个妖孽,仿佛能洞察他的内心一般,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太可怕了。
不除掉包拯,他食不甘味,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