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275章 辽国再施离间计(1/4)
    耶律良才道:“太后此言差矣,我契丹同样也是炎黄子孙。”

    “况且,从古至今,各部落之间都都吸收和学习汉文明。”

    “只是今日,汉文明早已深入人心,并非其他文明所能比拟。”

    “大辽若是想要统治中原大地,就必须全面汉化。”

    “因为只有中原文明才是民族凝聚力最为强大的文明。”

    耶律良才从小就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熟读中原王朝的历史和经史,深知中原王朝经久不衰的原因。

    虽然中原王朝也常分分合合,纷争不休,可无论朝代如何更替,他们的百姓始终有统一的民族认同感。

    这是游牧民族没有的。

    倘若不学习中原文明,游牧民族就无法长期统治,国家长久不了。

    听着耶律良才的陈词,大殿上一派寂静,没有人说话。

    萧太后也没有表态。

    对她来说,这关系着大辽的前途和未来,草率不得。

    她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大宋的高产农作物,倘若当真如耶律良才和耶律斜轸所言那般好,大辽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要弄到手,哪怕是不要大宋三十万两白银的岁币援助。

    唯独不能割地,这是萧太后的底线。

    随即将此事交给耶律良才去办!

    耶律良才一听,就觉得此事太玄。

    大宋不缺钱,幽云十六州是大宋最大的心愿。

    若大辽舍不得这片土地,不肯作出让步的话,那一切都是空谈。

    但太后将这个任务交给他,他也无法推卸。

    只好再次前往大宋磋商,试图让大宋也退一步。

    半个月后,耶律良才抵达开封。

    不过这次他没有惊动大宋朝廷,而是直接去驸马府找包拯。

    因为他很清楚,包拯似乎才是决定大宋朝堂方向的人。

    唯有说服了包拯,才有可能让朝廷作出让步。

    “耶律将军不远千里来大宋,不经朝廷却想来见本府,却是为何?”包拯轻笑道。

    耶律良才道:“包大人聪慧过人,想必能猜到鄙人的来意。”

    包拯笑道:“莫不是又想打高产稻谷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