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学名张好古 > 第七十九章 金鱼池(1/3)
    那就听从恩师您的建议吧,店名就定为“张家铺子”好了。说罢,张好古便开始着手准备书写所需之物。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将墨块在砚台中缓缓研磨,直至墨色浓郁如漆。接着,他从一旁取出一张洁白如雪、质地精良的上等宣纸,轻轻地铺展于宽敞而平整的书案之上。

    此时,徐光启也已走到书案前。只见他右手稳稳地握住那支饱蘸浓墨的毛笔,先在砚台边缘轻轻按压几下,使得笔尖的墨汁均匀分布。然后,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同两道犀利的闪电般紧紧盯视着那张宣纸,仿佛要透过纸张看穿其背后隐藏的无限奥秘。就在这一瞬间,他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眸突然变得清澈明亮起来,宛如一泓清泉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光芒。

    紧接着,徐光启手腕轻抖,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挥动手中之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停顿与犹豫,流畅得让人几乎无法察觉到时间的流逝。眨眼之间,“张家铺子”这四个大字便跃然纸上,每一个笔画都显得刚劲有力、气势磅礴。那些横竖撇捺仿佛拥有生命一般,灵动而鲜活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

    完成这幅大作之后,徐光启稍稍喘息了几口粗气。他再次审视眼前这四个字,脸上逐渐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显然对自己的作品颇为满意。稍作思索后,他又提笔在落款处题写了跋文,并郑重其事地加盖上自己的印章。

    张好古站在一旁目睹了全过程,心中不禁暗自惊叹:哎呀呀!果然是姜还是老的辣啊!恩师这一手书法技艺简直出神入化,如此精妙绝伦的字迹必定升值,必须要精心收藏保护起来才行,说不定将来真能成为家族传承的无价之宝呢!想到此处,张好古对这四个大字更是珍视有加,眼中满是崇敬之情。

    写完之后,徐光启缓缓站起身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与感慨,轻声说道:“走吧,陪我去喝杯茶,顺便也陪陪你师母聊聊天。唉,徐骥已经回上海去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阵难以掩饰的落寞之情。

    想那徐光启贵为堂堂内阁次辅,位高权重,然而即便是如此高位之人,要养活一大家子竟然也成了一道难题。以至于徐骥不得不回到老家,靠着种田养家糊口。这位学贯中西、满腹经纶的大学者,竟也会被生活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