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当机立断地下达命令,让两位带队的老兵连长中的一人留下来负责后续的测量工作、试验不同的装药量,并详细记录下每次的数据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不断尝试和分析,最终找出最为理想的装药量,从而提高大炮的射击精度和威力。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和不断摸索,最终成功确定了最为适宜的用药量。这一成果来之不易,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紧接着,更为关键且复杂的步骤摆在眼前——那就是对炮的高度进行极其细致入微的调整。
只见那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连长,此刻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远方。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炮弹的落点以及目标之间的那段距离之上,仿佛要透过这片空间洞悉其中隐藏的每一丝细微变化。而在他身旁,一名年轻的士兵则手持笔记本,随时准备将连长观测到的所有数据都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再高一点……”老兵连长轻声念叨着,同时向操作手发出指令。随着操作手小心翼翼地转动着控制杆,炮筒缓缓升高。每一次微小的调整,都牵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老兵连长始终保持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射击精度的细节。他时而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分辨着炮弹落点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时而眉头紧锁,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微调才能更接近完美。
终于,在经历了多次尝试后,老兵连长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就这个高度!”他大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之情。一旁的士兵迅速将最后一组数据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这场紧张而又精细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随即便跟随张好古一同移步至那整整十门轻型火炮所在之处。只见这十门炮整齐排列,每一门炮旁都配备了足足五名士兵,分别司职旗手、炮手、填药手、填弹手以及辅助兵等不同岗位。此时,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们已然各自就位,严阵以待。
值得一提的是,这十门炮与那两门重达五百斤的巨炮之间竟然相隔大约足足有一里之遥!如此遥远的距离,让人不禁好奇它们究竟为何会被放置得这般分散。然而,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些炮口所瞄准的方向竟不约而同地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