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小女孩咧嘴笑,“谢谢姐姐。”
小女孩饿极了,吃得狼吞虎咽的。
罗银月则坐在边上的秋千上,感受着暖阳倾洒于身。
她本想等小女孩吃完再离开的,哪知在那之前,小女孩那位搓麻将的奶奶找过来了。
一脸刻薄相的老太太几下打量便推断出了事情的发展,当即眼冒精光。
照理说,她应该对看顾自家孙女的罗银月心存感激的。
老太太的确也是这么做的,在嘴上。
她挂上笑脸,对着罗银月连连道谢,感谢与好听的话一筐一筐往外面倒。
对罗银月来说,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过了也就过了。
但没想到的是自那之后,她频繁地碰到这家人,就好像,自己的行踪被监视了一般。
几次三番下来,她琢磨出对方的意图,选择直言劝退。
拒绝的话说了不知多少遍,但老的不听人话,小的“助纣为虐”。
好几次阿金都蠢蠢欲动,都被她按捺下来了。
这家人虽讨人嫌,但还不至于出动蛊王。
包子铺的老板娘喜欢这个每天来她家吃包子的年轻姑娘,深怕她中了这家人的套路,好心提醒。
也是这样,罗银月才知道有关曹家人的故事。
原先住在这的只有在大厂上班的曹正光与他的妻子,那时他们还只是最普通的那种新婚小家庭,在这片区域,“名声”并不响亮。
后来妻子怀孕,曹正光将老家的母亲接过来,这家人才名声渐起。
老太太很厉害的,年轻时受过磋磨,便全数施加到怀了孕的儿媳妇身上。
乱七八糟的药汤,闻所未闻的偏方,皆以强硬的姿态压着儿媳妇喝下。
她做的唯一一件正确的事,便是对自家“有出息”的儿子百依百顺。
所有行为的最终受益人,都是曹正光。
作为既得利益者,曹正光躲在母亲背后,顶着老实的面孔享受一切。
在日复一日的磋磨下,他的妻子在女儿三岁时毅然决然选择净身出户。
净到什么程度?
她只穿着一套单薄衣物出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