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回到公司,他接到了律师的电话,律师表示起诉刘阳的证据还不够充分,需要更多时间收集。李明挂断电话,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刘阳那张得意的脸,心中的恨意更浓了。
就在李明为应对谣言焦头烂额时,赵董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消息。赵董在电话里神秘兮兮地说:“李总,我听说刘阳最近在谋划一个新的投资项目,好像是和一家海外的科技公司合作。他四处拉投资,动静闹得不小。”
李明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反击的机会。“赵董,您能再帮我多打听一些具体的情况吗?”李明问道。
“没问题,李总。咱们现在可是一条船上的人,我肯定会帮你。”赵董爽快地答应了。
几天后,赵董将一份详细的关于刘阳新项目的资料送到了李明手中。李明仔细翻阅着资料,发现这个项目虽然看似前景广阔,但存在很多风险,而且刘阳为了吸引投资,夸大了项目的优势。
李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刘阳,你这是自己往枪口上撞。”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揭露刘阳的真面目,让他自食恶果。
李明安排团队对刘阳的新项目进行深入调查,收集了大量关于项目风险和刘阳夸大宣传的证据。然后,他通过媒体渠道,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
这一消息在投资圈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本对刘阳新项目感兴趣的投资者纷纷撤回资金,刘阳顿时陷入了困境。他气急败坏地给李明打电话:“李明,你别太过分!你为什么要坏我的好事?”
李明冷冷地说:“刘阳,这是你自找的。你三番五次地陷害我,我可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这次只是给你一个小小的教训,以后最好别再惹我。”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解决了刘阳的麻烦后,李明以为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专注于公司的业务发展。然而,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公司投资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在技术研发上遇到了瓶颈,研发进度严重滞后。如果不能按时突破技术难题,不仅项目的上市时间会推迟,还可能会失去市场先机。
李明亲自前往项目研发基地,与技术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他看着团队成员们疲惫的面容,鼓励道:“大家辛苦了,我知道现在遇到了困难,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