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巨大的利益和风险。
经过苏然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数据泄露可能与公司内部的一名实习生有关。这名实习生在一次聚会中,被竞争对手公司的人刻意接近,在酒精的作用下,不小心透露了“启明星”对“曙光能源”的调研信息。
与此同时,张峰也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李总,市场上跟风买入‘曙光能源’股票的资金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他们似乎铁了心要和我们抢筹,现在股价已经上涨了20,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的投资成本将远超预期。”
李明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既然如此,我们改变策略。先暂停大规模买入,放出一些烟雾弹,让市场误以为我们放弃了‘曙光能源’。同时,暗中布局,等待时机。”
接下来的几天,“启明星”对外宣称放弃对“曙光能源”的投资计划,市场上一片哗然。那些跟风的投资机构和散户们开始动摇,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曙光能源”的股价应声下跌。
李明密切关注着股价走势,在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时,他果断下令:“张峰,开始分批买入,每次下单控制在5000万左右,分散交易,避免引起市场注意。”
张峰坐在电脑前,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股价和交易数据,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执行买入指令。每一笔交易都经过精确计算,力求以最合理的价格获取更多的股份。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就在“启明星”悄悄买入股票时,竞争对手似乎察觉到了异样,开始再次出手拉高股价。双方在股市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股价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
“李总,对方又开始拉高股价了,我们的买入成本在不断增加。”张峰焦急地汇报。
李明思考片刻后说:“继续买入,但放慢节奏。同时,收集对方违规操作的证据,一旦他们有违规行为,立刻向监管部门举报。”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资本博弈中,“启明星”团队凭借着出色的策略和冷静的应对,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他们成功完成了对“曙光能源”的投资布局,共持有该公司15的股份,总投资金额达到100亿。
随着“曙光能源”新能源电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