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明的安慰与鼓励下,陈阳的情绪逐渐从崩溃的边缘稍稍缓和,但他的眼神中依旧满是迷茫与无助,未来的道路在他眼中仍是一片黑暗,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而李明深知,要真正帮助陈阳摆脱困境,就必须在这看似毫无生机的金融废墟中找到那一丝可能逆袭的机会。
李明迅速安排苏然带领团队对“曙光科技”展开全面且深入的调研。苏然和团队成员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他们日夜不眠不休,全身心地投入到海量的数据和资料分析中。他们穿梭于各大行业数据库,与业内专家频繁交流,深入分析“曙光科技”的技术研发、市场前景以及财务状况等各个关键方面。
经过连续几天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发现了“曙光科技”潜藏的巨大价值。这家公司虽然在金融风暴的无情冲击下,股价从每股30元惨跌至5元,但其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且,公司已经与几家大型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只是由于资金短缺,这些合作项目的推进陷入了僵局,公司的发展也因此停滞不前。
“李总,我觉得‘曙光科技’潜力巨大。只要解决资金问题,他们的技术一旦成功落地应用,市场价值不可估量。”苏然带着厚厚的调研报告,满脸兴奋地向李明汇报。
李明仔细研读报告,他的手指随着文字缓缓移动,眼神中透露出沉思与决断。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我也看好他们的技术。这样,我们先拿出2亿资金,以每股5元的价格买入4000万股‘曙光科技’的股票,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然后全力帮助他们解决资金和运营问题。”
投资计划迅速启动,张峰负责股票交易操作。他坐在交易台前,神情高度紧张,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上“曙光科技”的股价走势,那不断跳动的数字仿佛是他此刻紧张心跳的具象化。由于“曙光科技”股票的市场流动性较差,交易过程困难重重。
张峰先以每股5元的价格挂出1000万股的买入单,然而市场反应极为冷淡,漫长的等待后,成交寥寥无几。张峰深知不能坐以待毙,他迅速调整策略,开始主动寻找卖家。他通过交易平台的沟通渠道,逐一联系持有“曙光科技”股票的投资者,耐心地向他们阐述“曙光科技”的潜力和前景。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