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的人,无论官职大小,一律被押入大牢,严刑拷问。
一时间,蜀都城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与此同时,朝堂上的消息如同一阵狂风,迅速传至三十里外的卧龙岗。
诸葛亮正于庐内小憩,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眉头微蹙,似在思索着什么。
卧龙岗上翠竹摇曳,微风拂过,带来一丝清凉的竹香。
然而,这片静谧的氛围很快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马谡神色慌张,一路小跑冲进诸葛亮的草庐,连通报都顾不上,直接喊道:“丞相,大事不好!”
诸葛亮从榻上坐起,神色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疑惑。
他抬手轻捋胡须,目光温和地看向马谡,声音沉稳:“幼常,何事如此惊慌?”
马谡气喘吁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扶着门框,勉强稳住呼吸,声音急促地说道:“丞相,魏延造反了!魏延在叛逃曹魏途中,被军机处发现,及时截杀,现在已然身死,同行的将领也都一同被杀了!”
诸葛亮闻言,身子猛地一震,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布满震惊之色,手中的羽扇也停在了半空。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凝视着马谡,声音低沉而凝重:“你说什么?魏延叛逃?”
魏延虽性格刚直,但对蜀汉忠心耿耿,怎会突然叛逃?
而且,自己竟丝毫没有察觉到任何迹象。
诸葛亮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他与魏延共事多年,深知其为人。
魏延对权力虽有渴望,但绝不至于叛国投敌。
再者,此事发生得太过突然,自己竟对这一切毫无察觉,实在是蹊跷至极。
马谡在一旁,看着诸葛亮沉思的模样,也不敢出声打扰。
过了许久,他忍不住说道:“丞相,杨仪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若不是他的军机处日夜监察,及时发现魏延的叛逃,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即便在当初杨仪设立军机处时,马谡在诸葛亮面前连番反对,甚至多次想让诸葛亮出山主持大局。
但这次魏延叛逃,军机处将其截杀,的确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听了马谡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