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的话音刚落,堂内的众人皆是大惊失色,面露讶异之色,彼此对视,一时之间竟无人能够接话。
他们的脑海中反复回响着杨仪的话
蜀汉若真能有此珍宝,何愁不能抢占市场?
众人不由得想起杨仪从前钳制曹魏细盐的手段。
当年,杨仪通过“一雪堂”生产的细盐,几乎垄断了整个三国的细盐市场。
细盐之精纯,放眼天下,无人能及,杨仪也因此成为这一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
然而,细盐终究只是其一。
若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单靠细盐显然不够。
杨仪还能拿出什么与细盐相媲美的货物吗?
众人心中疑惑重重,却又不敢轻易质疑。
许靖率先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迟疑:“杨大人,若咱们蜀汉的货物真能数量繁多、种类丰富,那自然不愁抢占不了市场。可是……现在没有啊!”
他的话虽然说得直白,但却道出了众人心中的疑虑。
孙廉也忍不住摇头叹息,脸上写满了无奈:“杨大人,我们也都希望您能成功。可目前看来,此事实在是困难重重啊!新商品的研发与生产,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时间,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半年……恐怕远远不够啊!”
更何况,蜀汉如今面临的不仅仅是商品短缺的问题,还有百姓的温饱之忧。
杨仪在半年内不仅要解决商品的生产问题,还要让百姓们摆脱贫困,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即便一件件有条不紊地解决,也绝非半年时间能够完成的。
杨仪闻言,却只是轻声一笑,神色从容自若。
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与笃定:“诸位的担心,我已然知晓。不过,我要告诉各位的是,早在数年之前,我便已预料到如今的困难。因此,我早已暗中做了准备。”
说罢,他转身看向一直静立一旁的陆槿,语气沉稳:“陆槿,你且速去蜀都城外花寨镇,去那里寻一货铺,名为‘百货堂’。找到掌柜后,跟他说明来意,让他将这些年积攒的物件备上一份,速速带来!”
陆槿闻言,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