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 第138章 盆满钵满,满朝轰动!(2/3)
,朕知你一心为国,但在这等大事上,不可肆意妄为。若劳民伤财,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倘若商贾之道不可行,便及时收手吧,朕不会责怪你。”

    在他看来,杨仪的大兴商贾之举,不过是徒耗国库、损害民力的无用之功。

    然而,杨仪神色不变,淡然一笑,拱手道:“陛下,臣大兴商贾之事已有成效,无需收手。恰恰相反,臣以为此事应当继续推进。”

    “杨大人还要继续?”董允眉头紧皱,大步走出,直面刘禅,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陛下,臣不敢苟同杨大人之言!如今国库吃紧,民间粮价飞涨,自杨大人主张大兴商贾以来,百姓纷纷弃耕从商,田地荒芜,民不聊生!若继续下去,恐怕饿殍遍野,国将不国!”

    董允言辞激烈,神情严肃,显然对此事极为忧虑。

    郭攸之也趁机站出,目光如炬,紧盯着杨仪:“杨大人,此事关乎国本,非同小可!倘若因商贾之道而致民不聊生,大人可曾想过后果?我等身为臣子,理应以百姓生计为重,而非一味追逐虚利!”

    二人言辞犀利,显然是借机向杨仪发难。

    他们一方面反对杨仪继续大兴商贾,认为此举劳民伤财,无益于国;另一方面,也试图借此机会,彻底打压杨仪在朝中的影响力。

    若杨仪的大兴商贾一事被叫停,那便意味着他这半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届时,杨仪在刘禅面前,恐怕再无立足之地。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杨仪身上。

    面对蒋琬等人的质疑,杨仪只是冷笑一声。

    自己推行的商贾之道不仅未曾连累普通百姓,反倒为许多百姓提供了新的生计。

    如今已有不少百姓进入商帮作坊,成为工匠。

    这些工匠的收入远远超过务农所得,他们欢欣鼓舞,对杨仪的政策赞不绝口。

    “陛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杨仪转向刘禅,微笑着说道,“陛下若想知道臣这段时间的成效,大可询问孟大人。国库的收支如何,他最清楚不过。”

    孟光,这位掌管国家财政与仓储的官员,正是杨仪口中的“孟大人”。

    在百货堂开张之初,杨仪便已明确表示,商帮的初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