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叹了一口气,心中明白,一国之富并非真的富,只有百姓也能跟随国家的脚步,才能真正实现富强。
然而,当前的蜀汉,朝廷的税收绝大部分依赖于百姓们种出的粮食,而粮食的收成并非人力所能掌控,而是取决于天象。
一旦年景不佳,朝廷便会陷入贫困,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北伐在即,不光要朝廷赚钱,百姓们也得跟上脚步,否则日后一旦发生变故,一国安危易受到冲击……”杨仪低声说道,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北伐之事已经提出,断然不可能再收回。
而曹魏的强大,注定这场战争将极为艰难。
一旦战事爆发,双方必然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
因此,不仅朝廷需要储备足够的财富,百姓们也必须手握钱财,方能在战时自保。
想到这里,杨仪立刻唤来侍从,吩咐道:“速去召集朝中官员,以及府上众人,于正堂中议事!”
侍从领命而去,杨仪则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目光坚定。
杨仪口中的“朝中官员”,自然是指那些早已与他站在同一战线的同僚。
至于像蒋琬、董允等素来持重、不愿涉足商贸决策的文臣,杨仪并未将他们列入此次召集的名单。
邹平接到命令后,亲自带着无当飞军的士兵,迅速赶往各家府邸通报。
不过半个时辰,一众朝臣便已齐聚杨仪府邸的正堂。
正堂内,杨仪端坐于首座,神色从容。
在他面前,陆槿、邹平等府中亲信肃然伫立,神情恭敬。
而左右两侧则是以许靖为首的朝中官员,他们或正襟危坐,或微微侧首,目光皆聚焦在杨仪身上,等待他开口。
如此大的阵仗,近些时日已甚少有过。
众人心知肚明,杨仪今日召集他们,定有要事相商。
毕竟,自从杨仪在曹魏开设的百货堂大获成功,每月为蜀汉带来丰厚的黄金与粮食,这些官员早已对杨仪的能力心悦诚服,纷纷与他同心协谋。今日召他们前来,不过是提前知会,最终的决定仍需在陛下面前提出。
“杨大人,不知今日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许靖见众人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