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日起,开设借贷本业,用这段时间积累的本金,向外提供借贷。”
南烈闻言,脸上露出困惑之色,忍不住问道:“大人,咱们好不容易攒下这些钱,又要借出去?这不是白折腾吗?”
杨仪轻笑一声,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白折腾?借贷才是钱庄日后的主业!向普通百姓提供低息贷款,但仅限普通百姓。来人借贷,须先核实身份。”
他顿了顿,从案上取出一张宣纸递给南烈,继续道:“你且看看,借贷利息要根据不同人群、不同金额与年限而定。”
南烈接过一看,纸上墨迹未干,字迹工整,列明了详细的借贷标准。
普通百姓收入有限,利息最低四厘,以示惠民;而官员子弟与世家子嗣,利息则高达八厘甚至一分的“高利贷”。
“谨记,若核实身份后,发现是官员或世家子弟,便按最高利息执行。这些人可不缺钱!”杨仪笑吟吟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
钱庄的真正盈利之道,在于这些权贵子弟。
普通百姓借贷虽多,但利息微薄,难以支撑钱庄的长远发展;而高门大户财力雄厚,哪怕利息翻倍,他们也掏得起这笔钱。
南烈看着宣纸,眼中闪过惊喜,低声道:“大人高明!如此一来,钱庄既有惠民之名,又能从权贵手中赚取厚利,真是妙计!”
杨仪并未止步于此,他当场提笔,又拟了一份公告:
【万宝钱庄信用借贷,凭信而贷,可助急需钱财者解一时之困,为利民而生,乃惠民之策也!】
南烈听罢,又提出新的疑问:“大人,若有人到期不肯还钱,又当如何?市井中泼皮无赖不少,若他们咬定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咱们怎么办?”
杨仪闻言,轻松一笑,胸有成竹道:“此事我早已想过。我已与廷尉卢旺通气,将借贷事宜纳入国策。借贷不还者,最轻罚入大牢,甚至可任凭处置。有了这律法震慑,百姓哪敢欠贷不还?”
卢旺乃杨仪门客之一,平日负责蜀汉国法审判,对律法了如指掌。
蜀汉建国不久,律法尚有缺漏,民间借贷此前并无明确规制。
杨仪早先便与卢旺商议妥当,明日早朝,卢旺将向陛下谏言,完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