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动静!”
有了前车之鉴,就会有第二次。
刘禅难道要次次妥协?那岂不是助长了此类不良风气?
眼看刘禅心思定下,吕墨无奈,只得应道:
“是,陛下。”
与此同时。
杨仪府中,气氛同样紧张。
陆槿与丁岩匆匆入府,径直来到书房。
见杨仪正伏案审阅文书,陆槿神色焦急,禀报道:
“大人,大事不好!”
“蒋琬带着一众文官跪在皇宫正门前,联名弹劾大人,要求陛下罢黜您,废除新政,还说若得不到应允,便长跪不起!”
丁岩眉头紧蹙,接着说道:
“大人,他们这一闹,百姓们都在观望,人心惶惶!”
“而且,那些世家大族本就对新政不满,此次蒋琬牵头,背后怕是有世家在暗中支持。”
“若是任由他们这么闹下去,陛下或许会迫于压力,对大人不利!”
这朝堂之上,本就局势微妙。
如今蒋琬他们这般孤注一掷,意在逼迫陛下就范。
一旦陛下动摇,他们之前的努力可就付诸东流了!
北伐大业更是会陷入僵局。
杨仪却神色镇定,微微摇头,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莫要慌张,他们越是这般闹腾,对咱们越是有利。”
“陛下虽年轻,但并非糊涂之人,岂会轻易被他们胁迫?”
“他们此举,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愚蠢至极!”
听到这话,丁岩陆槿二人对视一眼,满脸疑惑。
见状,杨仪则继续解释道。
“陛下自登基以来,心中渴望有所作为,如今新政推行,初见成效,陛下心中定是认可!”
“蒋琬等人这般逼迫,只会让陛下看清他们的真面目!”
“陛下贵为天子,岂容臣子以这般方式要挟?他们越是闹,陛下便越能明白,谁才是真心为蜀汉社稷着想,谁又是心怀不轨,妄图操控朝堂!”
因此,杨仪才会不慌不忙。
蒋琬越是这样没有底线,杨仪就越顺心。
毕竟,前些日子在朝堂上,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