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被孙权派到魏国求粮的东吴使团颠簸数日,终于赶到了魏国都城!
第二日,皇宫大殿之上,文武列位两侧。
吴国使节毕恭毕敬地拱手行礼,高声禀报道:
“启禀魏皇陛下,我家陛下有书信一封,托下官呈与陛下过目!”
说罢,双手举上一卷帛书。
魏帝曹叡端坐龙椅,目光淡漠地俯视着殿中的东吴使者。
旁边近侍上前,接过书信呈递给曹叡。
曹叡展开一看,只见上面言辞颇为恳切,言道东吴愿与曹魏重修盟好,共抗蜀汉云云。
同时也暗示因江东近日粮价飞涨,民生艰难,希望曹魏能周济一二,借出部分粮草纾困。
最后还提及,蜀相诸葛亮虽亡,但蜀汉似有不臣之心,孙权愿与曹魏共图北伐,请魏帝速拟两国合击蜀汉之策。
曹叡看完,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丝讥讽笑意:
“嗯,孙权之意,朕明白了。”
他漫不经心地把书信搁在一旁,抬眼环顾群臣,让人将方才信中的内容念给了所有在场的大臣。
“众卿以为,东吴来使所请,如何办理?”
殿下群臣对视一眼,纷纷出列反对。一名年长的尚书首先开口:
“启奏陛下,孙权此举分明是想趁火打劫!我曹魏刚与蜀军鏖战,国库用度吃紧,哪有余粮接济东吴?况且借粮于敌,岂不贻笑天下?”
一武将冷哼一声:
“正是!东吴狼子野心,借粮是假,削弱我大魏实力是真!万万不可答应!”
另一人附和:
“况且孙权狡诈多变,当年背盟袭杀关羽,就足见此人反复无常,不可信任。陛下切莫被其花言巧语所惑!”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皆反对支援东吴。曹叡面无表情地听着,不置可否。
这时,只见司马懿缓步出班,走到曹叡御座近前,俯身贴耳小声道:
“陛下,依臣之见,此次东吴求援,可暂且敷衍了事。”
“如今蜀汉境内生变,我军探子回报,蜀汉丞相诸葛亮虽死,但蜀中杨仪已稳住局势,近日更有迹象表明,杨仪欲放弃北线,对东吴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