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银行工作人员差不多衣服的人,都是骗子。
别看他们穿的和柜台里面工作人员差不多,但是他们可不是银行的工作人员。
看见有大额存款的年轻新嫩或者脑子不是很灵光的老年人。
就跟闻着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凑上来。
嘴里各种话术,想让你参与他们的所谓理财产品。
其实都是一些保险产品。
以前街坊里一个小电器商品店的两口子,辛辛苦苦存了一万块。
老公连着累了好些天,就让没什么事的媳妇,去银行存起来。
这钱,年底了再考虑考虑进货或者房租问题。
结果媳妇就去存钱了。在银行里面就被所谓的工作人员叫住了。
被高额的利率所吸引的她,平常本身就没这方面的知识。
只是单纯的想让存的这点钱,多点收入贴补家里。
再一个看着就在银行里,劝她的人穿着,也和银行工作人员一样。
银行总不会让骗子在自己家门口骗人吧。
然后她就买了这个所谓的理财。
回家以后如获至宝一般,小心翼翼的收在衣柜最里面。
老公问她钱存了吗。她也回答存好了。
过了得有一个多月,邻居准备去存钱,几个女人在店门口摆龙门阵,闲聊到这个利息问题,
女人开开心心的向另外几人说着她前一阵子买的理财,利息如何如何高。
在店里正修着一个小太阳取暖器的男人,瞬间就呆愣住了。
冲进屋里放存折的地方,扒翻出一堆所谓的理财产品合同。
那玩意根本就不是存折。
就是一保险合同。
不要看什么理财,什么高利息,就是一份保险。
而且还是一个听都没听过的小保险公司。
两口子怎么吵架怎么打架,不用细说。
再想找到当时骗她的工作人员也是难上加难。
报警以后,经过专业人士仔细看过保险合同,发现这合同做的天衣无缝。
时间过去很久了,保险合同也早早生效了。
如果强势退保,吃亏的也是两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