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尘的悉心辅佐下,朱瞻基将精力投入到国计民生之中,大明在经历南洋贸易危机后,逐渐恢复元气,国内一片蒸蒸日上之景。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粮食产量显着提升,可粮食价格却因供过于求而持续下跌。这让农户们忧心忡忡,辛苦一年的劳作,收入却不如以往。一位名叫李老汉的农户,满脸愁容地来到京城,找到林尘。
“林大人呐,您可得为我们这些种地的想想办法。这粮食丰收了,价钱却越来越低,我们卖了粮食连糊口都难,这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哟。”李老汉说着,眼眶泛红,声音也带上了几分哽咽。
林尘赶忙扶起李老汉,神色关切地说道:“老人家,您先别急,慢慢说。这粮食价格的事,我已经有所耳闻,朝廷定会想办法解决。您先跟我讲讲,这低价对村里其他农户影响大吗?”
李老汉叹了口气,说道:“影响可大了!大伙都指望着卖粮食换钱,如今这价钱,连买种子和农具的钱都凑不够,明年的地都不知道咋种。”
送走李老汉后,林尘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粮食价格关乎民生,若不妥善处理,不仅会影响农户的生活,还可能动摇国家的根基。于是,他立刻召集户部官员和农业专家商议对策。
“各位,如今粮食丰收本是好事,可价格过低却成了难题。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林尘目光扫视众人,神色凝重。
一位户部官员率先发言:“林大人,要不朝廷出面,以合理价格收购粮食,存入官仓,既能稳定粮价,又能充实储备。”
林尘微微点头:“这是个办法,但长期来看,还需拓展粮食的用途。农业专家们可有什么建议?”
一位农业专家站起身来,说道:“林大人,我们可以鼓励发展粮食加工业,将多余的粮食制成面粉、酒等产品,这样不仅能消耗多余粮食,还能增加附加值,提高农户收入。”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众人达成共识。林尘将方案呈递给朱瞻基,朱瞻基看后,连连称赞:“林大人,此方案甚妙,既能解农户燃眉之急,又能促进产业发展。就按此方案执行,务必尽快落实。”
在林尘的推动下,朝廷开始以合理价格收购粮食,官仓逐渐充实起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