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借古鉴今 > 第257章 四大毒计之管仲灭鲁(一)(2/4)
齐国大量从楚国进口鹿,并给予楚国人丰厚补贴,让楚国人纷纷去养鹿,导致楚国农业荒废。同时,管仲又让齐国人悄悄从楚国收购粮食。一段时间后,管仲关闭与楚国的贸易口岸,禁止进口鹿。楚国因粮食短缺,国力大衰,被迫向齐国臣服。

    美国“大豆战争”狙击中国大豆产业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用油和豆粕(用于饲料养殖)的需求猛增,大豆作为主要原料,市场缺口不断扩大。彼时,国产大豆产量难以满足需求,中国开始大量进口大豆 。

    2003年,美国农业部突然发布报告,宣称由于天气干旱等因素影响,美国大豆库存将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且当年大豆种植面积减少,预计产量大幅下降。受此消息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货价格开始大幅攀升。

    这一消息引发了中国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恐慌。许多企业担心未来大豆供应不足,价格持续上涨,纷纷加大采购力度。美国的大豆供应商和贸易商则借机哄抬价格,中国企业在高价位大量买入美国大豆期货合约。

    然而,仅仅几个月后,形势却发生了戏剧性逆转。美国农业部又发布新的报告,声称大豆种植获得了好收成,产量远超预期。同时,国际投机资本也开始反手做空大豆期货。一时间,大豆价格雪崩式下跌,跌幅高达50以上。

    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遭受重创。之前以高价签订的大豆采购合同,此时成本远远高于市场价格,企业面临巨大亏损。许多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因无法承受巨额亏损,资金链断裂,纷纷倒闭破产 。

    外资企业则趁机低价收购中国大豆加工企业的资产。据统计,在这场大豆危机后,外资控制了中国近70的大豆加工能力,掌控了中国大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都拥有了较大的话语权。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陷入被动局面,在国际大豆市场定价权上长期处于劣势。

    美国农产品倾销冲击海地农业

    20世纪90年代,海地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水稻是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国内众多农民从事水稻种植,基本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1994年,美国以军事援助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