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收押,等待审判。
处理完郑崇儒,齐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郑崇儒背后的韩墨轩才是更大的隐患,若不加以揭露,日后必将危害朝廷。
于是,他亲笔写了一封奏折,详细陈述了郑崇儒的罪行,并隐晦地暗示韩墨轩极有可能是郑崇儒的后台,为他在幽州的所作所为提供了支持与庇护。
在等待皇帝回复的日子里,齐风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继续在幽州城大力推行之前制定的文化复兴计划,加强对学堂、文化讲座和社团的管理与支持。
他亲自到学堂视察,与孩子们亲切交谈,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大夏文化;在文化讲座上,他也会偶尔现身,与百姓们一同聆听学者的讲解,共同探讨文化的内涵。
……
金銮殿内,九龙金柱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齐桓宇高坐龙椅之上,玄色龙袍袖口绣着的暗金云纹微微颤动,他垂眸扫过齐风呈上的奏折,指节在案几上轻轻一叩。
"礼部尚书韩墨轩——"帝王的声音如冰刃划过大殿,韩墨轩脊背一颤,深紫色官服下摆荡开细微涟漪。
他疾步出列跪倒,额头重重磕在汉白玉地砖上,冠冕垂下的珠串凌乱摇晃,"臣在!"
"你教出的好弟子郑崇儒,在北疆当文化奸细当了十年。"齐桓宇突然将奏折摔下丹墀,雪缎封皮擦着韩墨轩的耳畔飞过,"你倒是说说,礼部何时成了北狄细作的温床?"
齐云站在文官队列前端,指尖不着痕迹地摩挲着玉笏。他瞥见韩墨轩后颈渗出的冷汗在日光下泛着水光,唇角抿出极淡的弧度。
"陛下明鉴!"韩墨轩猛然直起腰身,苍白的脸涨得通红,双手高举过头顶颤抖如风中枯叶,"臣教导弟子向来以忠孝为本,那郑崇儒三年前便因私德有亏被逐出师门,此事此事礼部主簿可作证啊!"他说着突然转向左侧,浑浊老眼里迸出求救的光。
礼部主簿王谦踉跄出列,怀里抱着的典籍哗啦啦散落一地。他顾不得收拾,匍匐着颤声道:"确、确有此事当年郑崇儒私贩宫中藏书,韩大人当庭杖责三十,将其名帖投入焚炉"
"即便如此,为何不报刑部备案?"兵部尚书突然发难,鹰隼般的目光刺向王谦,"逐出师门这等大事,礼部竟敢私下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