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232章 冯铨(1/3)
    走进后院,朱由哲一下子惊呆了。

    楼阁台榭,那是一个接着一个。回廊小桥,那是一座接着一座。

    池广树茂,各种奇花异草到处可见。小桥流水,假山奇石更是数不胜数。波纹荡漾,各色鱼儿在池子里尽情游戏。

    花木之奇,田园甲第,比着紫禁城的后花园也丝毫不逊。

    进入书房,则更是大开眼界。

    李后主用过的澄心堂纸,苏东坡用过的砚台,程君房制的五龙墨,还有黄龙玉做的镇纸,狼毫做的各种毛笔,就那么随意的摆在桌面上。

    墙上悬挂着各种字帖。

    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快雪时晴帖》、赵孟頫书写的《圆华经》、虞世南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

    其他如苏轼的,钟繇的,颜真卿的、唐寅的,董其昌的,更是数不胜数。

    而堆积在一旁的,刻石数百方,拓本集数十本。珍品,精品,乃至孤本,在这里好似都是最平凡的存在。

    别说在朱由哲的那个时代,从这里随意拿出去一件,卖了,都能保证一辈子吃喝不愁。

    就是在明末,每一件都也是价值连城的存在。

    在这里,朱由哲不得不感慨一句,真有钱啊!或者说,真能贪啊!

    朱由哲坐在主座上,转头向旁边一个七八岁的小童,柔声问道:“你父亲去哪里了?什么时候能回来?”

    小童拱了拱手,“禀陛下,家父去知州刘大人家中赴宴,已经让仆人去通知他了,很快便回。”

    说话还有些奶声,说的很慢,但很清晰。而且知晓朱由哲身份后,并没有丝毫的恐惧和害怕。

    这小子有点不凡啊!

    朱由哲想着,招呼他到跟前,笑着道:“小儿有礼,平时家教甚严吧!来,写几个字让朕看看。”

    奴仆敲了敲轿门,轻声道:“老爷,到家了。”

    里面男子放下手中铜镜,淡然道:“知道了。”

    说完,他才缓缓走出轿子。

    一身青衣,绣着华丽的云纹,做工极其精细考究。一头乌黑的长发盘在头顶,用纱网束着,中间插了一根白玉簪子。

    身形瘦高,有一米八上下。

    脸白,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