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232章 冯铨(2/3)
长须,干净整洁。双眼明亮,表情淡然,给人一种超脱凡人的天上神仙的感觉。

    虽年近五十,但脸上没有一点皱纹,反而有着三十多岁人身上的那种精气神。

    无论谁看到,恐怕都会忍不住感叹一声好皮囊。

    但这副好皮囊下,藏着的却是阴狠、歹毒、睚眦必报,而且极其擅斗。凡是与他为敌者,轻则下狱流放,重者满门抄斩。

    熊廷弼,吴裕中,乃至满清时代的陈名夏、陈之麟莫不是如此。

    他就是冯铨。不到三十岁便进入大明内阁,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是当时阉党的领头人物。

    在阉党内部素有“内相涂文甫,外相冯振鹭”之说。

    而振鹭就是冯铨的字。

    崇祯皇帝继位,一百二十九个官员因谄媚魏忠贤而被定罪,冯铨罪列第二。因为朝内关系,他始终没有被定罪,但也始终未得起用。

    而冯铨此人官瘾又重,不断通过各种关系想要谋求被重新启用。

    崇祯二年,后金杀入京畿,冯铨捐钱守备涿州。

    还自费招募了一支三千五百人的步骑兵,冒险护送崇祯皇帝从澳门葡萄牙人那里购买的十尊红夷大炮入京。

    冯铨又鼓动涿州当地官员为他请功,以求复职。

    在崇祯十四年,冯铨又拜托自己的亲家周延儒为自己的翻案。后来,又通过内阁次辅魏藻德。

    这三次都是差点成功的,其他的更是数不胜数。

    反正,每隔一段时间,长则一年,短则数月,都会有人跳出来替冯铨求情。

    而冯铨的名声实在太差,每次都有大量人反对,最后不了了之。以至于到明亡,他都没有被重新启用。

    清军入关,多尔衮招冯铨入朝。

    其他人还会做做样子,但冯铨立即就去了,丝毫不在乎什么名声,而且是效死力的那种。

    在满清那里,冯铨算是混的超好的那种。虽有官职起伏,但最后得以善终,活了近八十岁。

    直到乾隆后来定贰臣,才给他盖棺定论。

    看冯铨一身的穿戴,涿州知州刘庆禄睁大了眼睛,“冯阁老,您这身衣服,还有您的头发。”

    冯铨笑了笑,“去见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