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重登皇位后,深知大楚历经多年的动荡,民生凋敝,百业待兴。若想稳固自己的统治,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以赢得百姓和朝中大臣的支持。于是,在巩固了军事防线,将苏然父子调往重要边防后,他开始着手推行一系列新政。
首先,大皇子下令减轻赋税。这一举措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饱受重税之苦的百姓心田。各地的百姓听闻这个消息后,无不欢呼雀跃。以往,沉重的赋税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为了缴纳赋税,他们不得不节衣缩食,甚至变卖家产。如今,赋税减轻,百姓们的生活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中。一时间,田野里又充满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集市上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
与此同时,大皇子还决定大办科举。他希望通过科举选拔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充实到朝廷的各个部门,为大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科举制度的推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无数寒门子弟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他们纷纷日夜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各地的书院也变得热闹非凡,学子们聚集在一起,讨论学问,交流心得。
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大皇子亲自过问科举的各项事宜,制定了严格的考试规则和选拔标准。他还任命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考官,确保选拔出的人才都是真正有能力的人。科举考试的消息传出后,不仅吸引了大楚国内的学子,甚至周边一些国家的学子也慕名而来,希望能在大楚的科举中一展身手。
随着新政的推行,大楚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经济也开始复苏。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好转,对大皇子的不满情绪也渐渐消散。然而,就在大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的时候,南方却突然传来了噩耗。
南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洪涝灾害,洪水泛滥,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村庄,无数百姓流离失所。这场灾难让原本就脆弱的南方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百姓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由于灾情严重,当地的官员们应对不力,导致民怨沸腾,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骚乱。
大皇子得知南方的情况后,心中十分忧虑。他知道,如果不及时解决南方的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大楚的稳定。然而,朝中的大臣们大多不愿前往南方,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