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向列位臣公交代这件事,乾隆无非是单纯炫耀一下。
整个南京之战的筹备,可以说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上至三军调配,下至三军训练,大大小小方方面面,他这个做皇帝的都做到了监督和督促。
不惜冬季开训保持兵员战斗力。
甚至为了能够第一时供应军队所需,第一个省运过来的赋税,什么都不管,最先用到了军队后勤补给上。
严虎也是他联合好的内应。
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了。
只等战端一开!
万事俱备,南京城拿下!
大军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只要保证粮食运输就好。
源源不断的粮食是整个围城之战的关键。
所以,必须择一位忠臣良将,辅国良臣来担任运粮统筹官。
至于这个不二人选嘛……
乾隆目光朝着台下的众多文武看去。
和珅……不不不,估计十万石粮食,到了前线就剩下了一万石。
赵清廉……也不行,估计十万石的粮食,到了前线就剩下一千石。
军粮一事不能马虎。
最起码十万石粮食能够真真实实的落在前线士兵手里,可不是被中饱私囊。
眼下刘墉被罢官夺职,若是此刻任用,实在说不过去,他这个皇帝的脸上也没光。
得选一个老实的,肯办事的,押送粮草这么简单的差事,又不需要脑子。
对,纪昀!
就是你了。
乾隆捋了捋胡须,目光停留在了正在默背书籍的纪昀。
之所以默背书籍实乃纪昀的无奈之举,每次商讨事情,他既插不上嘴,最后差事也落不到他身上。
长此以往,纪昀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的表现,站在皇帝跟前凑数,或者有时候关键节点附和一样皇帝的想法意见。
大多数时候在旁边冥想。
皇帝乾隆看在眼里也知道这么个情况,所以当他叫出纪昀名字的时候,纪昀明显愣了愣神,没反应过来的他明显懵了。
万岁爷是在叫自己?
不会吧,押送粮草交给自己?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