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序。
唯有丫鬟小莹,不似旁人那般生疏,她身形小巧,眉眼灵动,穿梭于各个屋子,手脚麻利还不时念叨着:
“小姐,哦不,公子,这物件可得放好了。”话语间满是熟稔与关切。
待一切规整完毕,日头已然西斜,暖橙色余晖给院子镀上一层金边。
厨房飘来饭菜香气,谢淮钦净了手,步入膳厅,小莹早已贴心摆好碗筷,菜肴虽不算奢靡,却皆是谢淮钦素日爱吃的,清蒸鱼鲜嫩无腥,炒时蔬脆绿爽口,还有一盅菌汤,冒着氤氲热气。
众人围坐,侍从们初来乍到,略显拘谨,低头默默用膳
谢淮钦轻抿一口汤,抬眼看向小莹,目光交汇,里头是主仆多年的默契与信任,更有在这京城、在这陌生偏院相依为命之感。
小莹悄声说:“公子,往后在这儿,咱也能过得舒坦,您别愁。”
谢淮钦微微点头,心底涌起暖意,只盼在这偏院能暂寻安宁,躲过风雨,于仕途踏出稳稳步伐。
……………………………………………………
次日,晨光熹微,谢淮钦身着崭新翰林官服,墨发束于乌纱,身姿笔挺,气宇轩昂,一番细致打点后,怀揣着初入仕途的憧憬,稳步迈向翰林院。
沿途市井街巷,烟火氤氲,喧闹声此起彼伏,恰似一幅鲜活的民生图卷。
行至一棵苍劲老槐下,只见一群孩童围聚一团,叫嚷哭闹声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谢淮钦不禁驻步,抬眸望去,只见一幼童的风筝狼狈地挂于高枝,在微风中瑟瑟挣扎,恰似折翼之鸟。
那幼童身着锦缎,眉眼间稚气未脱,此刻却哭得涕泪横飞,小脸憋得通红,踮着脚尖,徒劳地伸向枝头,眼中满是焦急与无助。
起初,谢淮钦念及翰林院司职要紧,不宜卷入市井纷扰,正欲抽身离去。
然那孩童的声声啜泣,仿若细密尖针,直直刺进他心底最柔软处,恻隐之心顿起。“
不过些许时辰,应误不了正事。”他心一横,决意相助,当下将衣袂掖起,双手攀住树干,利落攀爬。
粗糙树皮划破掌心,他亦浑然不觉,目光紧锁那飘摇风筝。
未几,便触到挂缚之处,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