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她却突然要离开,还是有些舍不得。
村长此刻正好走进了童夫人的院落,听到水知薇的提议,又看到了童芳为难的脸色,便明白了,他笑了笑,和蔼地对几人说道:“悦薇小姐的提议很不错,更何况,要不是悦薇小姐她们,只怕我们村里还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若童嫂你想带着孩子下山去谋生路,我们也是支持的,作为村长,我也觉得,村民们也该过更好日子才是。”
童芳听了村长的话,感激不尽,当即便同意了水知薇的建议。
老弱病残则继续留在村里,下山谋生的村民们每隔5天便回来歇息两天,以保障家中老弱病残的生活,等到自己有能力在城里安身立命了,再将家中老小一并接下山生活,这些提议都是水知薇提出的。
下了山,便是梧州的桐城,童芳一开始开铺子的银钱不够,而水知薇与姜琼华将自己的身家拿出了一半与她一同开了间铺子,命名为琉璃斋,依然制造玻璃,这些玻璃有的被人买回来做了玻璃窗,有的则打造成各种各样的玻璃工艺品,生意十分红火,童芳他们的名声也在桐城响亮起来,只是水知薇她们一再强调,若有人问起,便说这制作配方是自己捡来的。
童芳对她们几人的身份虽然迷茫,却心中也隐隐约约猜测到一些,这几位姑娘孤身几人来到陌生的地方,有才学不说,还通制造,只怕不是普通人,既然自己受了她们的恩,便要报恩才是,不管她们是什么人,自己都会好好隐藏她们的身份才是。
水知薇几人也没闲着,日日在铺子的后面制造些窗帘或是精美的绢花当做赠品与玻璃一同售卖,偶尔也会以轻纱遮面去寻找姜怀夕的踪影。
可惜,一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关于姜怀夕的消息却是一点儿也没有,别说姜琼华着急,水知薇也着急的厉害。
“若此时甸公子在,以他神出鬼没,也许能帮上忙吧。”绣着帕子的姜琼华不由喃喃出声,水知薇有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关于甸公子的记忆差点都要忘了,这人真的神出鬼没,可自从姜家倒台,他们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个人,仿佛他从未出现过一样。
京州,太子早先得了姜琼华的嘱托,每日都在寻找姜卓然,其实就算姜琼华不说,自己也想去寻到姜卓然,毕竟他们曾同在书院学习文韬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