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姜一共收了8天,沈南清他们人均瘦了3斤,但收获也颇丰。
他们没有秤,不知道具体斤两,但沈南清试了,能装满三辆,不到四辆中型箱货。
沈南清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又在原地休整了一天。于峰顺便也腌了两罐鬼子姜。
第二天,众人收拾好东西继续出发,他们要去河县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卖驴肉火烧的。
他们早就发现了,离北市越近存活下来的人越多。驴肉火烧是沈南清和于雯雯从小吃到大的,如果有卖的他们就想囤点。
到了河县县城,沈南清他们大失所望,别说开店的,就连人都没有几个。
众人没有停留就继续上路了。结果离开河县后,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了驴肉馆。
不仅有驴肉馆,这里还有旅馆。
整个小镇规模不大,但人却不少,而且看起来精神状态比基地的人还好。
沈南清他们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个镇子末日之前就有很多养驴的。洪水来临的时候,他们把驴赶到了离镇不远的山上。
就这样,看着山上的果树和毛驴,大部分人都活了下来。
窗外,一头“高头大驴”从旅馆经过,众人跑出去看了,只一眼,就在众人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五米多高的变异驴啊!这人怎么骑上去的呀?
不是,这不是重点!
这么大只的变异动物,还这么听话的给人当坐骑,还能坐下好几个人,这也太爽了吧。
“这是我们镇长家的变异驴,他们家一共有五头变异驴,这头是最大的。”
看沈南清他们好奇,服务员笑着和他们介绍。
众人看了看人家的变异驴,又看了看他们养的两只小哈基米,空气都变得沉默了。
最后众人怀着羡慕嫉妒的心情,一人吃了两个驴肉火烧,还吃了驴肉馄饨。
吃完饭,办理了入住后,沈南清他们去打听了一下大量的驴肉去哪买,被好心人指引到了养驴厂。
养驴厂建在山脚下,面积有一千多平米,驴蓬上不仅盖着隔热板,还都染成了红色,据厂里的人说,这是北市基地研究的新型隔热涂料。
厂子后面的山上有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