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还有一些威慑力。
更何况我武艺高强,善兵法的事情各国都是心照不宣的。”
这还是濮阳煜收拾叛乱和与庆国的几次征战都是大胜传出去的。
“我与澄澄成婚,南疆就有了足够的兵力,昭国也多了一个战场上的将。
那么黎国与昭国就很难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庆国喜欢耍阴招但却又多思多疑。
到时候,黎国就算依旧跟昭国开战,庆国出手时一定会再三斟酌,这便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运作的时机。
若是此时庆国再发生内患,庆国便彻底失去收网的时机,而庆国内乱一起,北齐一定会认清局势向昭国投诚。
北齐比我们南疆还要小,又夹在黎国和庆国中间,早就难以支撑了,他想找靠山的心已经很急切了。
昭国再施加一些手段,北齐会主动归附昭国。
我们与昭国提前结亲再签下盟约,南疆便依旧还是一国,不会成为昭国的附属,更不会被卷入战争。
南疆只于昭国和黎国相接,等父皇与昭国谈好盟约后。
我与澄澄会秘密前往黎国与昭国的边境和庆国与南疆的边境。
我们离开三个月后,再公布我与澄澄的亲事,必会逼得黎国提前行动。
只要他们先动,必会有空子留给我们击破,到时候黎国便是囊中之物。
庆国内患未平前,便能趁乱将其拿下。”
苏煜说的有些口干,顾不上南疆皇上震惊不已的表情,先干了一盏茶又自行续了一杯。
南疆皇上消化了片刻,才满肚子疑问的说:“煜儿是怎么确定黎国听到你和季澄的婚事后,还会提前发起战争?
还有庆国有什么内乱会那么恰巧的爆发?
北齐皇上就能那么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皇位,对昭国俯首称臣?”
苏煜一副胸有成竹又深不可测的样子,沉声道:“父皇,事在人为。谋事在天,自然要看天时地利,可这成事却在人为!”
南疆皇上在听到咬字格外重的人为二字后,似乎有些懂了却又陷入到煜儿到底有什么把握的死循环里
“哎,罢了。你向来聪明,有治世之才,又有骁勇善战之能。
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