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紧紧跟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演示环节,医家邀请了一位志愿者,现场展示正骨手法。只见他手法娴熟,动作精准而有力,瞬间便引得众人惊叹连连。
演示结束后,讲学厅内瞬间热闹起来。众人围聚在医家身旁,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的见解与心得。有的教师结合自己过往的临床经验,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则虚心请教,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手法的精髓;还有的相互交流讨论,探讨如何将这种新手法融入日常教学与临床实践中。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们的教学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不断迈向新的台阶,教学理念也愈发先进与多元。
在考核机制方面,苏然和李明轩大胆突破传统,摒弃了单一的考试模式,决心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地检验学生们的真实能力与素养。除了常规的理论考试,他们还增设了实践操作考核、病例分析考核以及医德考核。
在一次实践操作考核中,学堂精心布置了模拟的医疗场景。场景内,道具逼真,“患者” 们或痛苦呻吟,或焦急求助,营造出紧张而逼真的氛围。学生们身着素色医袍,神色紧张而专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 “患者” 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苏然与其他教师们站在一旁,目光如炬,仔细观察着学生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询问。他们手中拿着记录板,详细记录下学生们的表现。一位学生在诊断时,仔细询问 “患者” 的病史、症状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治疗时,手法娴熟,动作沉稳,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苏然微微点头,露出赞许的目光。而另一位学生则稍显慌乱,诊断时有所遗漏,治疗方案也不够完善。教师们在一旁轻声提醒,引导学生思考改进。
这种考核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检验了学生们的实际能力,不仅考察了他们的专业知识,更注重实践操作、临床思维以及医德素养,确保每一位从学堂毕业的学生,都真正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医者的素养与能力。
就在他们全力完善教学体系,医学学堂逐渐步入正轨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如阴霾般迅速笼罩了整座城市。起初,只是街头巷尾偶有几人出现不适症状,可短短数日,疫情便如野火般迅速蔓延,整座城市陷入了恐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