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并肩而行,缓步走在宫外的青石板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淡淡的花香。
“接下来,你有何打算?”萧煜轻声问道。
沈清澜沉吟片刻,答道:“陛下命我入翰林院编撰国史,我自当尽心尽力。不过,我更想借此机会,将这场风波中的真相记录下来,让后人以此为鉴。”
萧煜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此举甚好。朝廷纷争,往往掩盖了许多真相。若能借你之手,将这些真相公之于众,实乃一大善举。”
沈清澜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几分坚定:“我也正有此意。不过,此事还需谨慎行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萧煜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全力支持你。”
沈清澜心中一暖,眼中闪过一丝柔情:“有你在,我便无所畏惧。”
两人相视一笑,目光中皆是深情与默契。
数日后,沈清澜正式入翰林院任职。她的到来,引起了朝中许多大臣的关注。有人赞赏她的才华与胆识,也有人对她的身份心存疑虑。然而,沈清澜并未在意这些议论,只是专心投入到编撰国史的工作中。
她翻阅了大量的文献与史料,逐一核实每一处细节。她发现,许多历史事件的真相,往往被权力与利益所掩盖。她决心将这些真相一一揭示出来,让后人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
然而,她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一日,她正在翰林院的书房中查阅史料,忽然有侍卫前来通报:“沈大人,萧将军有急事求见。”
沈清澜闻言,心中一动,立即放下手中的卷宗,快步走出书房。只见萧煜站在院中,神色凝重。
“出了什么事?”沈清澜低声问道。
萧煜沉声道:“宫中传来消息,有人对你编撰的国史内容提出异议,认为你揭露了某些不宜公开的真相。”
沈清澜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冷静:“这些真相本就应当公之于众,若有人试图掩盖,只会让历史的污点更加深重。”
萧煜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话虽如此,但朝中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担心这些真相会引起朝堂动荡,甚至影响到陛下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