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每年十几个呢,哥德巴赫猜想同级别的难题,这么多年有谁解出来了?”
“不能这么比吧。”
“为什么不能这么比,数学可是一切现代科学的基石,数学界的当代第一人,那地位可比诺奖得主还要高!”
“果然是大佬……”
就在直播间里讨论纷纷的时候。
广场上,听到东林忽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王安妤神情也激动起来,显然是没想到竟然有同辈人也研究过共振式系统。
她甚至顾不上对着镜头,直接转过头去看着东林。
“我认为有实现的可能!”
王安妤的语气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波动:“共振式系统用数学模型来建立是不严谨的,很难找到统一的力学参数,斯皮尔博士的《精密机械通论》里曾经说过,多重共振设计的基本要素,是设定唯一的比较域,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只要确定比较域的相对增持,就能进建立理想模型。”
“你试过?”
“我试过阿巴斯体系,不过失败了,但是结果很接近。”
“接近不也是失败吗。”
“不,国际上有很多可行性论证,统一结论是问题出现在材料和n79弦导结构的配合上,有九个额定标点需要解决。”
“原来如此,你有时间的话指导我一下,我想重新试一试……”
在众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下,二人以极快的语速进行了一番交流。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不过从两个人越来越红的脸庞上可以看出,这次交流进行的十分顺利,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也燃起了其他人的学术之魂。
所有黄金一代的注意力都从节目流程上被吸引开,一个接一个加入了讨论。
“你们认为九个额定标点应该从哪里解决?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动能消耗的问题,涉及到磁熵的相抵,207年的《自然》杂志上提过,猎户座右悬臂的天磁线就是一种接近共振式系统的天然模型。”
说话的是一位大胡子青年,声音粗壮,看起来好像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实际上他只有二十三岁,是一名理论物理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