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次序提问每个组的具体研发进度。
这时远处的宋启明说话了。
“之一,等一下。”
他冲大家歉意一笑“抱歉打扰了”,举着手中的硬盘快速跑到台上,插进了控制电脑中:“这里有一个模拟图,看起来比较直观比较直观,你看这个吧。”
啪啪啪!
几声敲击过后。
一个复杂而精妙如同建模制图似的数字模型浮现在屏幕上。
顿时,下面传来一声惊呼声。
“你这是什么时候做的?”
“竟然还附带了材质参数,是用物理模拟原型机做的吧,这难度可高啊!”
“这下可是解决了大麻烦了。”
“启明啊启明,辛苦了”
听着下面的夸奖,宋启明略显不好意思地一笑,说道:“其实我没什么功劳,只是开会时顺便记录了一些数据,做这图的是王安妤,她才是真的辛苦了。”
一众目光立刻移到角落里那位安静沉默的小女孩身上。
目光中满是赞扬。
这黄金一代……果然不同凡响!
……
这份模拟图说白了,实际上就是一份图纸,只不过要具体许多倍。
通过各种物理参数和机械模型的输入。
能相对真实地显示出每个零件的进度和模拟运行图。
只不过做这东西实在是太麻烦。
整个国内有能力做出如此精细模拟图的人都屈指可数!
王安妤这次着实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从图上可以清晰看出。
除了需要技术并合的部分,其它部分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了将近百分之九十。
剩下的一小部分,大多都是涉及到材料工艺和可靠性验证的特殊部件。
只要这些部件能用特殊办法临时生产出来,就不影响试产的进行。
唯一的缺点是——
它们就算临时生产了出来,也只能用于试产,而不能用于量产。
也就是说,这相当于自欺欺人。
等到试产结束后,这些部件依然要重新科研!
但……
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