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饭了。
吴老婆子抱着福丫,一边吃饭一边逗她,怕她觉得无聊会哭。
不过她完全多虑了,福丫左看看右看看,倒是挺开心的。
谁让人家不是真正的小孩呢。
哭也只是象征性的叫两声。
吃完早饭,家里大人们就都要出去上工了。
吴老二早就回了镇里,他是城里的账房先生。
一个月能拿八百文,其他两个兄弟就不太行了。
吴老大勤勤恳恳,没别的特长,一生都在地里刨食。
吴老三倒是年少时跟村里的老猎户学了点本领。
时不时会去山上打点野味。
给家里人尝尝鲜或者送去镇上卖,挣点家用。
若是日日上山,说不准挣的钱能比吴老二多。
因着吴家田多地多,没甚空闲。
上山的时间少之又少。
农忙时,吴老二也是要请假在家里帮忙干农活的。
若是不来,真的是干不了这么多活。
请村里人帮忙吗?
他们家里也有那么多田,自家都忙不过来,还帮别人?
不太可能。
吴老婆子边吃,边说:“小麦又差不多要割了,这么多田,真是愁人呢。”
叹了一口气,吴老婆子摇摇头。
早知,就不买这么多田了。
把家里人累个半死。
吴老大憨憨的笑,“没事,俺可以收!”
吴老婆子瞪他一眼。
家里一共有二十亩旱地,种的小麦,糙米那些,累死个人也一天顶天了能收五六亩。
这算下来就要忙活四五天。
吴老头敲了敲碗,“急啥嘞,田多不愁。”
只要有田,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这个时候因为产量低,还有赋税,四亩地才大概能养活一个成年男子。
说实话老吴家二十亩地已经不算什么了。
家里人多,二十亩地交完粮税也只是勉强糊口。
哎,要是他们家出个秀才就好了,那样子就可以免去80亩的赋税了。
吴老婆子充满希冀的眼神扫过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