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电站超负荷运转的角度来看,林宇想到能量转换芯片有可能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如果对能量转换芯片进行改良,让它在接收发电站输出的电能时,能够更加智能地对电能进行初次筛选和预处理。比如,它可以过滤掉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稳定的电压尖峰和浪涌,避免这些有害的电能波动对仪器部件造成损害,同时也减少了因为这些波动而产生的能量损耗。这样一来,发电站输出的电能能够以更纯净、更有效的形式被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发电站的负荷压力。
对于蓄电问题,林宇考虑到能量转换芯片或许能够帮助优化蓄电过程。通常情况下,电池在充电时需要特定的充电电压和电流曲线来确保安全和高效的充电。能量转换芯片可以被设计成能够根据电池的类型和状态,精准地将发电站的电能转换为适合电池充电的形式。例如,在电池电量较低时,它可以将电能转换为较高的充电电流,加快充电速度;而当电池电量接近饱和时,它又能自动调整为小电流涓流充电,保护电池并提高充电效率。这样不仅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还能让有限的蓄电设备储存更多的有效电能,以备不时之需。
而且,林宇还设想通过能量转换芯片来实现能量的回收和再利用。在灵念搜索仪器运行过程中,有些部件在工作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反馈能量,比如信号放大器在放大信号后可能会有剩余的能量,或者当灵念搜索过程中仪器与外界灵念产生交互时,可能会有一些能量回传。这些能量通常会被浪费掉,但如果能量转换芯片能够被设计成具有能量回收功能,就可以将这些零散的能量收集起来,经过适当的转换后重新存储到电池中或者直接供给其他低功耗部件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减少对发电站的依赖。
林宇的这个提议为解决供电和蓄电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方向,让陈峰看到了通过技术创新来应对困难的可能性,不过这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
如果一切都可以顺利进行,那么接收到信号怎么体现呢?林宇结合了现代化的三种方面来设计,但最终以什么形式还得根据山谷的形势决定。
从视觉呈现方面
第一、图形化界面展示。可以采用雷达图的形式来体现灵念信号。将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