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期准备工作的就绪,制作灵念搜索仪器模型的大幕正式拉开,整个工作间里都弥漫着紧张又期待的氛围。
林宇站在整洁的操作台前,沉稳的双手,从一旁的收纳盒中轻轻拈起那副特制的护目镜,手指熟练地调整好镜腿的间距,随后将其稳稳地架在鼻梁上,目光透过镜片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
他微微俯身,目光在摆满精密工具的托盘上迅速扫视一圈,精准地锁定了那把精细的镊子和微型螺丝刀。右手迅速而又轻盈地拿起镊子,镊子的尖端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左手则顺势握住螺丝刀,将其横放在操作台上,方便随时取用。
他的视线转移到了放置灵念敏感晶体的密封容器上。他缓缓伸出右手,用镊子轻柔地拨开容器的盖子,整个动作如同拆解一件稀世珍宝的外包装般小心翼翼。紧接着,他屏住呼吸,将镊子缓缓探入容器内部,那谨慎的姿态仿佛是在接近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当镊子尖端触碰到晶体的瞬间,他的手指微微一颤,随即以一种近乎微观调控的力度,极其缓慢且精准地合拢镊子,将晶体稳稳地夹起。
他的眼睛盯着被镊子夹住的晶体,眼神中透露出高度的专注与紧张。随后,他以极其稳健的步伐,小步侧身移动到仪器的感应模块前。他微微蹲下身子,将头部调整到与感应模块卡槽同一水平高度,眼睛顺着卡槽的边缘仔细观察,同时左手拿起微型螺丝刀,轻轻拨动卡槽旁边的微调装置,调整卡槽的角度和深度,确保其处于最精准的状态。
在确认无误后,他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手中的晶体上。他的手腕微微转动,使晶体的底部与卡槽的入口精准对齐,随后开始以毫米级的速度缓慢下放。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晶体与卡槽的接触点,时刻准备根据晶体的下落情况进行微调。当晶体的底部轻轻触碰到卡槽底部时,他并没有立刻松开镊子,而是停顿了几秒钟,通过镊子轻微地感受晶体的稳定性。确认晶体已经平稳放置后,他才极其小心地松开镊子,然后用螺丝刀再次检查卡槽周围的固定装置,确保晶体被牢牢地固定在卡槽内,位置没有丝毫偏差。
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后,林宇直起身子,长舒一口气。他再次审视了一遍已经安装好晶体的感应模块,同时也为后续更为复杂的仪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