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轨迹。
高能粒子流终于进入小行星的引力范围,那一束电子流带去的微光照映下,恒星终于发现了小行星的本体正在瑟瑟发抖。
恒星愕然。这是个刚刚诞生的恒星,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它并没有善恶好坏的概念,它的一切行为都是本能。
当那束高能粒子束最终落到小行星的本体上时,小行星承受高能粒子束的一面忽然向内塌陷了,继而,小行星内核中朝外喷发出了比高能粒子束更加璀璨的火焰,那是小行星的外壁被击穿了,它内核的岩浆喷发而出,而小行星也因为这一束高能粒子束带来的动能,开始不由自主的旋转了起来,轨迹也发生了微妙的偏移。
这一点点偏移在恒星看来微不足道,它仍旧能够在前行的路径上近距离的打量小行星。而宇宙就是这么奇妙,小行星那微弱的偏移,在小行星进入恒星引力范围之内的的时刻,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小行星在自身动能和恒星引力的双重作用下,成为了恒星的卫星。
恒星更加愕然,继而有着一丝喜悦。
在漫长的星际旅行中,它一直是孤单的,它并没有跟其他任何天体交流过,它途径的路径上,那些不起眼的小不点在被它的引力捕获之后,直接化为了它的一部分,这个过程甚至没有产生多余的电磁波外泄。
而这个小行星不同,它比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不点大一些,而且好像也有它自己的思想,不过那都不重要了,当小行星开始围绕恒星开始旋转的那一刻,恒星得到了来自小行星的信息,一束高能粒子束,从小行星刚刚那被撕裂的壳体上喷发的岩浆中喷射出的一束很微弱的高能粒子束。
恒星接收到这束高能粒子束之后才明白,原来,小行星并不能主动发射高能粒子束,如果不是它发射的高能粒子束打穿了小行星的壳体,小行星也许还不能从内核中剥离出一部分发射这束粒子束。
小行星向恒星发射的粒子束向恒星表达了两方面的意思:一、它愿意臣服于恒星,做为恒星的卫星永不背弃;二、请恒星再不要发射那样强度的高能粒子束了,它,承受不起。
恒星终于明白了,它发射出的第一次问候为什么会被小行星躲开。不过这样也挺好,起码,在无限的宇宙中,它不再是孤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