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千千万,没有谁高谁低的说法,既然我们山歌能流传下来,那肯定有道理。”
“以后我们会来很多客人,唱歌也是我们少不了的节目。这样吧!我给大家唱一首我们天湖景区保留歌曲吧!也就是山歌新唱,大家评判一下。”
在众人鼓掌欢呼中,林宇让莫道拿来吉他,开始自弹自唱。
“多谢了,
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没有好茶饭呐
只有山歌敬亲人
呀敬亲人”
村民们瞪大眼睛,这歌曲怎么那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可又好像想不起来,只能挠挠头。
可有些村民已经露出惊喜,这不就是他们的山歌调子吗?
没有想到林书记居然配上了普通话,还那么好听。
本地歌不能推广,一方面经济不够强,所以显得文化也弱势,一方面和普通话相差太远,完全是两种语言,文字记载都困难,更多只能口口相传。
“山歌好
好似热茶暖透心
世上千般咱无份
只有山歌属穷人
呀属穷人”
林宇声音温柔,清晰,表达非常到位,让人叹息他们这些穷人的无奈。
然而,接下来,他好像又换了另一个角色视角看待山歌,朝气蓬勃。
“莫讲穷
山歌能把海填平
上天能赶乌云走
下地能催五谷生
好歌声
三姐开口赛洪钟
歌声还比钢刀利
难怪四方都闻名”
林宇弹着吉他,摇头晃脑,富有律动感,非常欢喜。
“取笑多
画眉取笑小阳雀
我是嫩鸟才学唱
绒毛鸭子初下河
只有山歌敬亲人,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
林宇刚刚唱完,四周雷声响动,这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简单歌调,只在语气上有所区别,村民们哪里还不知道是什么歌调。
这首歌太适合他们了,歌词表达出的那种豁达,不因为贫穷而自哀自怨,更不会失去生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