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钱人的事。
因此李翠萍小学一毕业,家里拉着下地干活,家里地里一手抓。
年龄一到,就被媒婆说给了同村的原主。
李翠萍是爱学习的,可家里没条件,再加上政策不允许,她只能将遗憾埋在心底。
直到束振山出生,见他机灵好动,她想在儿子身上弥补她的遗憾。
于是和原主商量了下,打算供他上学,一直到高中。
原主是个疼媳妇的,她说什么他都答应。
这也是为什么原主再不喜束振山,李翠萍死后,也让他上完高中的原因。
束振山在家就是个吃不饱穿不暖,还要事事都干的骡子。
如果是别人,他可能心里早就抱不平,变坏了。
可他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到七岁,平时很懂事,母亲死后,对他爹的偏袒也全盘接受,毫无怨言。
大儿子孝顺懂事,可小儿子与他恰恰相反。
小儿子在原主的影响下,有样学样,不把他哥当成家里的一份子。
小儿子犯了错,就哭喊着是他哥欺负他。
原主不听大儿子的解释,拎起棍子就打。
一开始大儿子辩解几句,发现没用后就默默忍受了下来。
甚至后来,只要小儿子一哭,原主就直接默认是大儿子的错,棍棒加身,不给一个好脸色。
辻羲想到这,都觉得原主不可理喻。
可他没想到,这还不是最严重的。
高考恢复,改革开放。
人们没了顾忌,畅所欲言。
老师,同学,村里的人都说束家大儿子能考上大学,改天换命。
小儿子见此心生嫉妒,撒泼打滚,非要他哥退学。
原主答应过李翠萍,会供大儿子读完高中,面对小儿子的无理要求,低声下气地哄着,也没有应下来。
小儿子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他装病,捂着胸口喊心口疼。
原主慌了,立马背着他去找同村的赤脚大夫。
大夫看不出来,就让他去县医院看看。
到了县医院,一通检查下来,花费不少钱,医生看片子并未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