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苏婉解阻碍:水利工程再兴
五更天的露水凝在青砖表面,苏婉指尖划过砖块冰凉的棱角。
小张脖颈涨得通红,密函边沿的火漆被他抠出月牙形缺口。
&34;接着说。&34;苏婉用斗篷遮住袖中碎玉,铜铃声穿透雾气传来。
&34;丈量队在南岸柳林下挖出油膏,混着硫磺味的桐油,足够浸透半亩地。&34;小张压低声音,远处林恒正在查验砖块成色,&34;那些柳树根泡在油里,遇火即燃。&34;
苏婉望向河面漂浮的枯叶,想起地契上周记米行晕开的朱砂印。
李地主上月刚把女儿嫁进周家,陪嫁的三艘粮船至今泊在城南码头。
晨光穿透云层时,十二份地契副本已摊在黄花梨案几上。
苏婉用银簪挑开其中某页夹层,浸过米浆的宣纸显出深浅不一的纹路——七成临河沃土竟都挂着李地主的名牌。
&34;派人去渡口蹲守。&34;苏婉将地契卷成筒状,&34;查清最近半月往李家庄运过桐油的商队。&34;
小张带回消息时正值晌午,六个挑夫抬着鎏金食盒跨进县衙。
苏婉揭开雕花银盖,糖醋鲤鱼眼珠里嵌着两粒东珠,鱼腹鼓胀处藏着半块和田玉珏,与商业联盟账册里掉出的碎玉缺口严丝合缝。
&34;李员外说这是赔罪礼。&34;管家笑得像揉了朱砂的麻纸。
苏婉将玉珏投入砚台,墨汁溅上食盒里层防水的油纸。
熟悉的硫磺味漫开时,她终于摸清那批桐油的去向——既能抹在树根当引火物,又能刷在食盒内壁防潮。
戌时的梆子声撞碎暮色,苏婉带着二十名商业联盟的账房先生踏进李家祠堂。
青砖地面还留着新擦的桐油味,李地主攥着翡翠鼻烟壶的手背暴起青筋。
&34;苏姑娘这是要查祖宗旧账?&34;烟壶盖子弹开时,六个持棍家丁堵住门框。
&34;查查桐油账。&34;苏婉将食盒残片拍在供桌上,东珠滚过李氏先祖牌位,&34;城南渡口每月初三靠岸的漳州商船,运的可都是军需物资。&34;
祠堂烛火骤暗,账房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