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他们东走走,西看看,买了不少吃的玩的。
天黑之前,两人逛了好些地方。
几乎摸清了这里的情况。
特别是粮价。
在京城卖七八文一斤的杂粮,在这里已经卖到二十七八文,质量还不好,掺着好些石头。
三十文一斤的精面粉,也卖到一百六十五文一斤,翻了整整五倍多的价格。
粮价全城统一。
就这样的天价,还每天每人限购,供不应求。
“哎,这么高的粮价,现在一个月花掉的能抵以前大半年。再这样下去,我家也只能吃杂粮了。”
一位穿着绸衣的妇人,一边排队买粮,一边唉声叹气地直摇头。
在她身后排着的人,家境应该要差许多,衣服上打着补丁:“我们连杂粮都吃不上了,再过几天只能去买赈灾点的粮饼了。”
这一刻。
富人没嫌弃穷人寒酸。
穷人也没有嫉妒富人奢靡。
他们的神情里,只有被旱灾折磨后的麻木和绝望。
有人道:“还好有官府的赈灾粮饼,价格实惠,一家人省着点,一天两块饼,用水煮烂了,够吊着一家子老小的性命了。”
“要不是有官府的粮饼兜底,这粮价不知要涨成什么样子。”
“嘘,快别说了。让粮店的人听见,有你好果子吃。”
众人互相使了个眼色,便转移了话题。
“这么高的价格,谁买得起啊!”佩儿在一旁看得直咋舌,“闻如月那么多粮食,她本来能暴富的!”
佩儿紧张兮兮地左右看了看,这才压低了声音道,“那些粮食若是没发芽受潮,不知要赚多少钱。”
“那些精米精面,本来就不是卖给穷人的。”
闻如月大批货物运进城,着实让不少人眼热。
特别是路上的饥民,他们甚至已经闻到粮食的香味,从那些麻袋里传出来。
他们神情之间全是贪婪,却没有一个人敢贸然动手的。
只能跟在队伍后面,饱一饱眼福。
新来的赈灾官孟希延,暂代知府一职。
此人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