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才说过,你要的东西不在我这里。叫我一声老师,你还担不起。”
周子让脸上的惊喜顿时凝固,再次俯身想要说些什么。
但陈年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拔出桃木杖转身就向着夜幕走去,几步之间,便已不见了踪迹。
只余茫茫夜色中,那清朗之声娓娓道:
“不过念你虔诚好学,我便送你一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待你走过万里长途,体验过苍生疾苦,自然明白何为浩然气。”
“若到那时你还想学,我自会寻你。”
陈年心中非常明白,周子让此人看似痴心好学,实际上是这群学子之中最善投机之人。
种种表现,不过是妄想以一时惨状,换来一世机缘。
成了更好,即便不成,在这群学子的宣扬下,也会落得个不差多的名声。
这等投机之人,前期或许踌躇满志,把这当做一场考验,但一旦连连受挫,发现没人来救,就会露出本来面目。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眼前的周子让,别说九十,能走出二十,陈年都要高看他一眼!
“圣人之道,在行不在言,任凭你巧舌如簧,说的天花乱坠,‘不行’就是不行。”
周子让跪在原地,望着陈年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沉默了良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体验苍生疾苦吗?”
周子让口中喃喃站起身来,对着友人行了一礼道:
“多谢孙兄仗义执言。”
那孙姓友人觉得他神情有些不自然,不由关心道,
“周兄可还安好?”
周子让用衣袖擦了擦脸,笑着道:
“好,好极了!直到今日方才知道,如何践行圣贤之道。”
他正了正满是泥水的衣冠,无比正式的向着孙姓友人问道:
“我欲依先生所言,游学万里,不知孙兄可愿同往?”
孙姓友人看着周子让的表情,还以为他魔怔了:
“周兄,你是认真的?”
周子让一脸诚挚的对着友人说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我意已决。若是孙兄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