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福生失踪以后,赵家的门槛差不多都要被人踏破了。村里那些爱管闲事的大娘、大爷们,有不少是热衷于做媒牵红线的,他们都打算给翠兰说亲。
这天,又有个大娘上门来了,满脸堆笑地对翠兰娘说:“翠兰娘啊,你看翠兰这孩子,福生走了,她一个人多辛苦啊。我知道邻村有个小伙子,人老实又勤快,家里条件也还不错,我想给翠兰说说这门亲事呢。”翠兰娘却摇了摇头,说道:“大娘啊,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我家翠兰的脾性我最清楚,这孩子从来都是说话算数的,她还盼着福生回来呢,这事儿就别提了。”说着就把大娘给打发走了。
但翠兰的爹和哥哥却不这么认为,翠兰爹皱着眉头对哥哥说:“你看翠兰,福生失踪这么久了,她就这么干耗着也不是个事儿啊。”哥哥也点头称是:“是啊,爹,咱们得想办法让翠兰离开王家,尽早有个幸福美满的归宿。”于是,他俩瞒着翠兰,悄悄地给她寻觅相亲的对象,还偷偷地托中间人帮忙打听相亲对象的家庭情况。
钱景原本的生活平静得像一潭死水,可是见到翠兰之后,就仿佛平静的湖面泛起了层层的波痕。王福生踪后,她一直郁郁寡欢,独自操持着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翠兰宛如一朵盛开在乡间的野花,虽然饱受生活风雨的洗礼,却仍然有着独特的韵味。她那乌黑油亮的头发总是有条不紊地梳在脑后,脸上带着质朴且坚韧的神情,笑起来的时候,双眸弯弯的,就像月牙儿似的。
村里有个单身汉,钱景,他家境贫寒,娶不上媳妇,只有一位老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钱景是那种在人群当中一眼就能被辨认出来的男人。他身材干瘦,似乎一阵稍大点儿的风就能把他吹倒。常年的辛苦劳作让他的皮肤黝黑且粗糙,上面满满都是岁月的印记。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每一道皱纹好像都隐藏着一个有关生活的故事,尤其是额头的皱纹,犹如一道道干涸的河道。他的眼睛不大,却透着沧桑与质朴,偶尔闪烁出的一丝光亮,那是他心底对生活微弱的希望之火。他永远就那么几套洗得发白的旧衣裳,补丁摞着补丁,不过却总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毕竟他虽贫穷,却也有自己的讲究。
钱景第一次注意到翠兰,是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那天,翠兰做完农活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