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了政府、企业和投资人,这样的阵容堪称强大了,江瑜然和李墨曜商量这件事的时间并不长,而且中间还出现了变故,这么短的时间内,江瑜然居然公关了这么多家单位,这种工作能力让人佩服,而且很符合李墨曜的胃口。
根据他的经验,相比起研究个没完没了的冗长会议,这样的组合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大问题,简直是绝妙组合。老同学在他心里的地位一下子提升了一大截,同时也对这个女人的胸襟感到钦佩,虽然意见有分歧,但并没有毁约,仍然在顽强的执行着先前的计划,哪怕是在非常不利的前提下。
李墨曜戴上耳机,开始专心这个满座大佬的远程视频会议。
会议一开始,一些人打开了视频,但仍有一些的视频是关着的,江瑜然肯定是首先发言了。
江瑜然:“蓝景目前面临的情况大家是知道的,投资方向的问题,凭借公司目前的资金实力,在临港建设新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建厂方式并不适合,我这里有一组数据,截止2023年8月,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达392,206家,比去年同期至少新增了1000家以上,这个数据随着今年的发展还在增加,除传统的辽三角、沪三角和京津唐地区,深圳、重庆、四川同类企业数量增幅突出。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力度的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然而我们作为业内人士应该清晰,这其中存在很多乱象,抛去伪高企、假高企现象,最大的问题就是重复性投资,产品同质化严重。以智慧社区为例,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可统计的智慧社区数量在418万座,近年来这个数量还在持续增长,规模达到了6995亿元,然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据孤岛现象严重,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替换,强行建设、攀比性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蓝景不是一家大型企业,我们的建设经不起折腾,在临港投资建厂,短期内看似能带来股价的上浮,但却缺少长远目标。蓝景和谢贝迪和我一手创建起来的,甚至工商登记都是我们俩一起去做的,我不希望蓝景陷入资本市场的困境,也不希望蓝景如其它伪高企一样缺乏核心竞争力,我组织这个会的意思就是希望各方协力,真正的把蓝景带出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