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谱的剧组常有,而靠谱的剧组不常有。在林年还在四处跑龙套的那几年(虽然拢共也没几年),她并不太关心剧作的质量,毕竟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找到工作干,不要饿肚子,还要磨练演技,毕竟有一句名言“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一些戏被压了,一些剧顺利播出,但是收获的很多都是骂名。
林年进组后正是开拍的第一天,她就发现了一些端倪,比如男主角对手戏拍的不认真,导演对于拍摄的效果得过且过,比如灯光风格还是十年前的,服化道倒是很精致,毕竟这些都是门面,如果到时候播出,因为剧情被骂,至少还有挽尊的一面。
尽管林年一边拍戏一边和邵乐乐吐槽着这部戏,但是她并没有因为看出剧组的不认真就将自己的态度放得不端正。就算这部剧有那么多的槽点,但是意外的是导演的剪辑功力还是很强的,平平无奇的场景和剧情经过他的“剪刀手”,倒是显出一些吸引力,仅凭拍摄现场的非常初步的剪辑就能看出来。
在开拍前,她还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毕竟她和几个主要演员一起被送到影视基地附近的武馆培训了几天,从这个角度来讲,剧组还是很认真的,至少对他们这些古装戏经验较少的人进行了培训。
林年很少拍武打戏,尽管在学校的时候也多少学过一点,并且讲得不深入。后来在《孤雁》那个剧组,自己的戏份少得可怜,打戏还用不到威亚,只是一些简单地拳脚功夫,拍出来好看就够了。
但是为了这部戏,她跟着武指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一周,熟悉吊在威亚上做动作的感觉。
“很不错,动作都很标准,但是还有些不够自然。你要知道,我们的武艺向来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身高、身形都不一样,同样的动作做出来不同完全没问题,咱们这里也不是仪仗队,非要求踢正步的高度都一致,只要你们做出的动作是基于你们本人身体做出来的在正常范围内的姿势就是正确的动作。同理,在威亚上,为了抵抗引力,你的四肢会显得僵硬,那么克服这种僵硬的方法就是,练好你的核心力量,你刚才也都体验过了,或者有些人之前有吊威亚的经验的,上去以后很难做动作,有的时候还要翻飞。”
林年第一天去上威亚课,就收到了指导老师比较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