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公司有必要成立自己的经济运营部,以后公司要签约演员,甚至编剧和导演,这都需要经纪人的。签约的编剧和导演要不要找投资人,贺贺在这里边就能起大作用。”
“那这样,贺贺再去成立一个如何影视文化工作室,主要负责创作者的经纪业务,负责人就是贺贺,这个应该是不需要注册资本,法人就由贺贺来做吧。”
“我刚才才注意到我们几个全都是女性欸,过去的十年,‘她电影’这个概念随着‘她经济’越来越被重视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将投资的焦点放在女性身上,比如女演员,女编剧,女导演,拍摄主题更多探讨女性主义话题?”林年看着会议室里的人。
“我并不是不支持这样的想法,而是现在十年过去了,女导演是否还能够继续维持风潮?女导演全面崛起于大概十多年前吧?一波女导演用女性视角和经验拍出了叫好又叫座的电影,票房和奖项双丰收。但是我担心观众会逆反啊,就像男导演的影视剧扑街未尝不是观众逆反的结果。”林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觉得要去深究观众为什么会逆反,归根究底是观众的意识提升了,对于男性导演的影视剧中的价值观变得难以忍受。而女导演不再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不再甘于屈居幕后,而学会了吆喝,从而将自己打造成了金字招牌。”
“但这也招致了很多观众的反感。”
“可是细数国内的n代导演,哪个不是举着大喇叭吆喝自己,怎么到了女性导演这里就要担心会被观众反感呢?”林年也反驳道。“而且我们也得区分是哪一部分观众反感,他们为什么反感。你是做宣传的,这一部分应该想过。”
“是,男性破防者居多,但我们要继续制造割裂吗?我记得看过一些统计,女性导演的电影超过一半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比例都是女性观众。而一些男性社区对这样的电影无一不是一边倒地批评。我觉得女性为主演的电影没什么问题,但是不能不照顾另一半性别群体。”谢理提议道。
“这不正好说明女性受众越来越不容忽视了么?之前谁想过女性观众的感觉,哪怕是这几年,很多男导演为了不沾上性别视角可能引起的争端,宁愿一个女性角色不选,完全抹杀掉占这个世界一半的另一性别。一些依然存在女性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