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操作难度有点大,目前靠咱们这一个公司可运转不起来。我们首先要征得林徽因后人的同意。而这势必牵扯出另一层面的问题:他们对电影的创作有多大程度的干预和影响?我们是否可以完全抛开这些去谈创作?艺术创作应该保持独立判断不被感受,拍出创作者自己心目中的人物。
“如果她的后代插手,当我们将主角拍摄得不完美的时候,他们是否可以接受?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家庭被人议论,尤其是不好的一面。如果他们总想试图让编剧将主角写得完美,怎么办?艺术需要任何东西,但绝不需要自我修补,因为那是虚假的。一旦导演或编剧放弃了创作底线,一部电影也就丧失了灵魂。我很担心这一点。电影应该是容许某部分的虚构与重建的,哪怕是一个真实人物的一生,为了让电影更好看,编剧是有理由和权利去针对人物的某个真实性格去虚构一部分情节的。
“另外就是,就像昨天大家对这个剧本的批评,故事缺少主线贯穿始终,时间线牵扯过长,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咱们姑且估计这部电影会比一般电影拍得长一点,如果时间线拉得太长,恐怕两个小时都不够吧?”
听完许珂的话,林年沉思良久,她并不是听不进去建议的人,毕竟做项目,许珂是专业的。
“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给对方一个机会听听他们怎么讲?至于投资的话,咱们肯定无法靠自己就能完成整个项目,这也太难了。或许我可以帮忙问问庆瑞那边?剧本确实还存在很大问题,但是这个题材我不太想放弃。你说的其他问题,我觉得都是可以解决的。这个电影到时候无论是拍得好还是差,票房应该不会太差,至少能回本。这个你也得承认,毕竟林徽因是一个如此具有争议而且广为人知的人物。说实话,我以前无知者无畏,总是对大众对她的高度评价感到嗤之以鼻,但是昨天陈小艺介绍这个剧本的时候,我点开手机搜了一下她的生平,认真了解一下这个人,我反而觉得原来的自己很无知,不禁反思我对她的观点是不是潜意识里的厌女思维在作祟。”
“我当然承认,从投资人的角度,这部电影无论制作好坏,话题度都不会低。那行,我们明天还是跟陈小艺约一下,也问问她有没有其他公司和她联系, 有的话,我可以联系一下共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