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他们终于抵达了繁华的安州城。
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奇装异服的异族商人络绎不绝,他们或高声叫卖,或低声交谈。
还有大量驼队载着沉重的货物进出城门,驼铃声声,不绝于耳。
刚进城门口,便见一个身穿青色官袍、高鼻阔目、颌下留着整齐胡须的男子等候在那里。
他见到陈昭一行人,便快步上前,拱手行礼道:
“来者可是大理寺的陈少卿?”
陈昭跳下马,仔细打量了对方一番,询问道:
“我是陈钧,你是哪位?”
那男子微微一笑,拱手回礼道:
“在下安州司法参军安国生,奉严刺史之命在此等候了两日。陈大人,一路辛苦了。”
陈昭闻言,微微点头,旋即问道:
“原来如此。你怎么一眼就认出是我呢?”
安国生微笑着解释道:
“严刺史去年进京述职时,有幸见过大人一面。
他老人家记忆力惊人,回来后便记住了你的长相。
前些日子,接到大理寺的书函后,他老人家很重视此事,特命我在此接待大人。”
陈昭对安国生说道:“那带我去见严刺史吧。”
安国生恭敬地回应:“陈少卿请,诸位请。”
随后,几人纷纷下马,穿过繁华的街道,向刺史府行去。
陈昭边走边欣赏着安州城的繁华景象。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行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还有异族女子在街头上表演舞蹈。
那细腰扭动着,不禁晃花人的眼睛。
他不由地感慨道:“你们安州真是好生热闹啊!”
随后,陈昭转过头,目光落在安国生身上,说道:
“安大人,观您这相貌,似乎是外族,并不是大夏人。”
安国生微微一笑,解释道:
“陈少卿真是慧眼如炬,我祖上是大息国的一支贵族,后来流落至此,幸得大夏收留,才得以在此安身立命。”
陈昭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