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今日的诗魁非王粲莫属了!”
旁边的韩嵩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对王粲才华的肯定和敬佩。
在座的各位也纷纷点头,交头接耳,似乎已默认了这一结果,都对王粲的诗作赞不绝口。
然而,正当大家以为胜负已定时,一人缓缓站起身,打破了这份平静。
“诸位且慢,诗会未完,焉知鹿死谁手?”
众人闻言一愣,纷纷循声望去。
那人正是刘封。
只见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自信满满地说道:
“王粲先生才华横溢,封自愧不如。
但诗会乃文人切磋交流之所,封愿以一诗献丑,还请诸位多多指教。”
刘封的声音,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原本喧闹的宴会厅瞬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英武少年,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好奇,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而此时,坐在刘封身旁的刘备,原本因酒意而微醺的脸庞瞬间清醒,心中满是惊愕与不安。
他深知自己的这个养子在武艺上堪称翘楚,那矫健的身姿和凌厉的招式,常常让他暗自赞叹。
但在文采方面,刘封却从未有过任何展现。
刘备实在担心刘封贸然开口,会在众人面前出丑。
“景升兄,小儿无状,给各位添麻烦了。”
刘备连忙起身,对着刘表鞠躬致歉。
而后,他看向刘封,眉头紧皱,眼神中满是责备:
“封儿,你在这儿胡说什么呢?还不快退下!”
然而,刘封却不卑不亢地回道:
“父亲,孩儿确实也有诗歌一首,愿与众位品读。”
见刘封态度坚决,刘备微微皱眉,心中愈发焦急,正欲再次开口阻止。
却听到刘表的声音响起:
“好!年轻人有此志气,实为吾辈之幸。
来,让我们听听少将军的佳作!”
刘表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他倒想看看这位以 “孝” 闻名的少将军,在诗文上究竟有何造诣。